國家和北京一係列穩經濟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特別是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生產端和需求端都有明顯改善。
截至發稿,恒指午後跌穿20000點大關,跌逾2%。
說起“稀土”,你可能會覺得這種資源很神秘,很遙遠,但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一刻都離不開它。從手機,電腦到新能源汽車,再到尖端的戰鬥機和衛星,這個資源幾乎支撐著現代科技的一切。
在全球稀土儲量上,中國穩居“王者”之位,占世界儲量的 36.67%,而令人意外的是,作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美國,稀土儲量卻隻有180萬噸。因此就有人提出,美國若是再打壓中國,我們就可以用稀土來“反製”,這樣的想法是否合理呢?
稀土是什麼
稀土,並不是“稀有的土”,它指的是包括鑭,鈰,鐠和釹等在內的17種金屬元素。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的分布較稀疏,含量少,提取難度大,但稀土本身具備的“神奇”之處,早已讓世界各國爭相挖掘。
稀土元素素有“工業味精”,“工業維生素”之稱,微量添加就可以讓工業材料性能顯著提升,達到“點石成金”的效果,在很多高精尖工業製造領域,稀土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比如,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機中,稀土磁性材料釹鐵硼極大提升了電機的效率和使用壽命;某些材料加入特定的稀土元素,就可以極大地增強材料的導電性,磁性和光學性能,使這些特性在高溫,惡劣環境中尤其穩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隨處可見稀土元素的應用。比如,釹和鐠是製造手機,電腦等小型高性能磁鐵的關鍵元素,使電子產品輕便又高效。鑭加在玻璃中可以提升玻璃折射率,因此常被用於高端相機鏡頭中。
無論是高端芯片,工業製造,還是尖端國防設備,稀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可以說,如果沒有稀土,現代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就會大大“減速”。
說到稀土資源的儲量,中美兩國差距十分巨大。世界稀土總儲量約為1.2億噸,中國,俄羅斯,巴西和越南四國的稀土儲量就占據了其中的90%,其中中國稀土儲量約44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36.67%。
反觀美國,稀土儲量隻有180萬噸,長期依賴進口。根據美國政府2019年的數據,美國過去十年有90%的稀土供應都來自中國。
稀土能卡美國脖子嗎?
既然我們中國在稀土儲量上對美國有這麼大的優勢,那為什麼不依靠稀土來對美國“卡脖子”呢?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麵來分析。
首先,中國的確有豐富的稀土儲量,但還沒有達到“壟斷”的地步。即使中國限製稀土出口,美國還可以尋求其他的供應國,比如巴西,印度,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稀土儲備豐富的國家。
事實上,美國早已在采取行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2019年,美國的Blue Line公司就和澳大利亞的稀土生產企業Lynas公司達成合作,在美國設立稀土分廠。Lynas是除中國外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商,稀土供給份額達12%。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加大稀土回收和替代技術的研發,尤其是通過廢舊電子設備的回收來提取稀土。依靠這種方式,美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稀土的循環利用。因此,即使中國減少供應,美國依然還有其他的選擇。
其次,在全球化時代,如果中國對美國打出“稀土牌”,雖然可以對美國造成一定影響,但中國自身也難以獨善其身。現在世界各國許多行業高度依賴跨國供應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科研為例,許多高端科研儀器的製造離不開稀土元素,而美國正是高端科研儀器的主要供應國。中國在不少科研設備上仍需依賴美國進口,如果切斷稀土供應,可能會反過來影響中國的科研進展。
此外,從2013--2018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稀土一直占據總出口量的20--30%。若突然限製這部分出口,將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國內稀土產能過剩,依賴這部分出口額生存的企業可能麵臨停產停工,影響國內行業的穩定發展。
因此,稀土並非對抗美國的“製勝法寶”,中國和美國的博弈仍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從“白菜價”到戰略資源
回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的稀土曾被大量出口,稀土產量長期高於國際需要,加上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我國稀土一度淪為“白菜價”。這樣的後果不僅是我國經濟上吃虧,環境上也付出了慘痛代價。
尤其是在稀土礦開采集中的內蒙古,江西等地,由於不規範的采掘手段和缺乏環保意識,開采導致了嚴重的土壤汙染,水體破壞,大量礦山遺留的廢棄物和有害化學物質滲入地下,造成嚴重的環境隱患,生態複原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針對這些現象,我國2005年開始著手進行稀土產業的改革,各項政策密集出台,以遏製稀土資源的流失。包括征收資源稅,實行出口配額製,控製產量等,以加強對稀土資源的管理,確保其合理利用。
同時,通過提高環保標,嚴格控製礦區開采,逐步淘汰高汙染,低效益的開采方式,推動稀土產業向環保和科技方向轉型升級。以2010年為例,氧化鐠和氧化釹的出廠價格從此前的每噸6--7萬元大幅上漲,突破了每噸18萬元,“白菜價”的日子一去不返。
未來配資查詢網站,中國的稀土資源將不再隻是低附加值的“原料出口”,而是會向更高端,更環保和更具價值的應用領域發展。國家也會繼續強化稀土出口管理,力求在全球市場上掌握更高的定價話語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領先配資排行_十大配資平台_十大可靠的配資公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