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據北交所官網,惠州市華達通氣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達通”)進入問詢階段。該公司今年首季度扣非淨利出現下滑、多高管與實控人存在親屬關係、銷售與采購業務循環存在內控不規範情形受到監管層關注。
招股書顯示,華達通係一家專注於石化尾氣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及環保處理的企業,主要從事液態二氧化碳、幹冰、氨水、高純氫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液氨的銷售。據悉,華達通曾在2021年申報創業板IPO並獲深交所受理,後於2022年2月終止。
今年首季度扣非淨利下滑
生產經營穩定性被問詢
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華達通營業收入分別為2.77億元、2.92億元和3.4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68.47萬元、6241.24萬元和6740.66萬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6180.83萬元、6041.58萬元和6678.15萬元。
受產品運輸半徑及產量受限影響,現階段公司的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內。報告期內,公司在廣東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1.16%、89.16% 及 89.85%。
2025年1-3月,華達通扣非淨利潤為1643.70萬元,同比減少4.30%。對此,監管層提出,結合同行業公司及下遊客戶業績或業績預計情況、下遊客戶產能擴張計劃及區域、最新在手訂單及招投標情況等因素,量化分析期後業績下滑原因、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
招股書介紹,在業務模式方麵,公司深度參與石化園區“隔牆供應鏈”體係構建,上遊與中石化、中海油、中海殼牌等建立長期穩定的“隔牆采購”共生關係,通過管道回收二氧化碳廢氣、液體粗氨、含氫尾氣等尾氣或副產品,下遊部分產品以管道“隔牆銷售”給新宙邦、李長榮橡膠等園區客戶。
其中,華達通液態二氧化碳主要采取“以產定銷”模式,曾受供應商影響而停工。報告期內,因供應商惠州中海油停工導致公司惠州工廠二氧化碳產線停工的天數分別為53.5天、75天及47.5天。停工期間,公司需按照市場價外購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生產經營穩定性方麵,監管層要求,說明報告期內各產品產線因上遊供應商導致停工的天數,停工期間發生的成本費用,因停工而需外購的產品數量、購銷價格、金額、毛利率,公司在自產與停工外采模式下的供貨周期與產品品質差異。
此外,結合上述情況,以及相關供應商、客戶的基本情況、合作曆史、購銷合同約定等,量化說明發行人在“隔牆采購”“隔牆銷售”模式下對供應商、客戶的依賴程度,並視情況針對性進行風險揭示。
多高管為實控人親屬
內控問題藏隱憂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達通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為陳煥忠、徐鳴、徐義雄、陳培源和陳培滋,合計持有公司82.10%的股份。
其中,徐鳴持有公司24.04%的股份,其子徐義雄持有公司20.47%的股份;陳煥忠持有公司24.37%的股份,其子女陳培源與陳培滋分別持有公司7.37%與5.85%的股份。
報告期內,陳煥忠、徐鳴、徐義雄、陳培源和陳培滋一直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直接持有公司股權,並在所有重大問題上保持一致,且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因此將其認定為華達通的實際控製人。
問詢函指出,華達通人力資源與行政部主管、采購部經理、銷售部副經理與實際控製人陳煥忠存在親屬關係。同時,銷售與采購業務循環存在內控不規範情形。
監管層要求交易平台股票,說明報告期內銷售與采購相關內控不規範情形的整改措施、效果,是否存在其他財務內控不規範情形,實際控製人相關親屬在公司任職對內控有效性是否存在不利影響。
高純氫產能利用率不到三成
擬1.6億元募資擴產
華達通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為2.65億元,其中1.6億元用於公司高純氫生產線擴產項目,5500萬元用於氣體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記者查詢發現,2024年,華達通高純氫的產能利用率僅29.46%,主要係公司高純氫項目於2024年下半年投產,產能利用率處於爬坡過程中。
高純氫的產銷率及產能利用率
監管層要求,披露高純氫生產線擴產項目計劃新增產能情況。結合報告期內及期後高純氫產能利用情況、在手訂單及新老客戶變化情況、全國及華南地區高純氫價格變化趨勢、同行業新增或擬新增產能情況、下遊需求變化情況等,說明該項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領先配資排行_十大配資平台_十大可靠的配資公司觀點